“社会法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题研讨会”举办
为及时梳理社会法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4月17日-18日,“社会法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和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联合承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中的社会法功能发挥,以及如何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与现代化中的理论问题展开研讨。
开幕式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傅德印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针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问题提出要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社会法作为我国法治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功能和实现路径,影响着社会法治化和现代化发展。会议主题涉及疫情防控下劳动关系领域亟需研究和总结的一些问题,将深刻影响着社会治理法治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在发言中说,我国在疫情防控中累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为社会治理法治化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研讨会要充分总结疫情期间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法治化的有益经验,有效推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研讨会由主旨报告、分论坛、高峰对话和青年学者六人谈4个环节组成。在主旨报告中,专家学者围绕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的社会补偿制度构建、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劳动法的构造变化、劳动关系处理政策实践、中国工会与劳动立法科学性及远程工作的立法构建等问题做了相关报告,发言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与建议。学者提出,面对新问题,要从公法和私法两个角度看待社会补偿制度,采取附属立法方式完善社会补偿制度;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应当重视制度构建,补足短板,思考如何完善社保制度;疫情的出现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劳动时间的损失和调整、灵活就业的超常规发展、劳动者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劳动关系处理政策的选择要注意统筹平衡企业负担和劳动者权益保护,适时调整重心;要增强工会源头参与权利的认识和实现机制建设;对于远程工作的立法要坚持自愿原则、平等原则、保护原则和协商原则,在加强政策扶持的同时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在分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和学者分别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劳动关系法律协调”和“社会保障与慈善法律”两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围绕“后疫情时代劳动法的发展、变革与反思”和“后疫情时代社会保障法的发展、变革与反思”两个话题,主办方分别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中央财经大学举办了两场高峰对话。多位学者围绕数字经济下的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中的新问题、老龄化背景下社会保障法面临的新问题等进行对话讨论。在青年学者六人谈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据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林大学等近50所高校,以及来自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企业联合会等部门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参与研讨。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