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首次对外发布
8月19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在第四届植被病虫害遥感大会上,首次对外发布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
本次发布的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包含草原蝗虫、鼠害和松材线虫病监测和预测产品。空天院研究人员充分利用具有大面积同步数据获取、持续动态监测优势的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结合地面调查数据,进行大范围森林和草原生长状况监测,以及草原蝗虫、鼠害和松材线虫病发生发展状况监测和预测,及时掌握灾害发生动态信息,科学分析和评估灾损状况,逐步建立了林草病虫害遥感监测和预测技术体系,并将该体系和系列产品集成至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中,实现了多尺度、长时间序列的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生产。
传统的林草病虫害监测主要以人工调查和目视解译为主,此类方法耗时费力,且难以实现大范围覆盖。遥感技术具有实时、无损、大面积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林草病虫害监测,为灾害测报与应急响应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
大会主席、空天院研究员黄文江表示:“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对于病虫害及时、高效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影响,蝗虫逐渐成为最频繁和最具破坏性的草原灾害之一。我们提出了草原蝗虫适生区遥感提取方法,建立了草原蝗虫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实现了低成本、高精度、高效率的草原蝗虫发生风险预测,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空天院已通过该系统持续发布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对保障森林和草原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相关成果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地球观测组织(GEO)等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的持续采纳,并开展推广应用。
本届大会为期两天,由空天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等单位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联合举办。
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空天院供图)